16E58PICZCm_1024

INVEST原则的应用

Sprint计划会议的准入是:进入本Sprint的产品Backlog条目已经完成梳理,符合INVEST原则。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个原则无法直接使用。

我们先看看一般的解释。
Read more

backlog

谈谈Backlog梳理活动

刚开始尝试Scrum的团队,往往都会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Sprint计划会议的开会时间过长。笔者就曾经见过这样一种情况:为期两周的冲刺,Sprint计划会议足足开了一整天,白天开不完,晚上加班接着开。 Read more

Leangoo_okr3

你真的了解OKR吗?

什么是OKR

OKR全称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是一套定义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1999年 Intel公司发明了这种方法,后来被 John Doerr推广到Oracle、Google、LinkedIn等高科技公司并逐步流传开来,现在广泛应用于IT、风险投资、游戏、创意等以项目为主要经营单位的大小企业。 Read more

物理看板还是电子看板?

无可厚非,敏捷项目的最终成败与看板本身是物理的还是电子的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本文不是讨论敏捷项目的成败,而是讨论:如果你用了看板,那么哪种看板更适合你? 笔者基于辅导过的上百个敏捷团队的经验做了一些总结。

物理看板的优势。物理看板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部分的敏捷教练一开始也是推荐物理看板,笔者也是建议一开始使用物理看板。

Read more

Sprint ≠ 小型瀑布

当别人告诉我“Sprint是一个小型瀑布”时,我马上回应“不是”。我经常这样做,因为我经常听到刚接触敏捷的人这样说,甚至也听到有些已经在项目中运用敏捷开发方法的团队也这样说。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用5个推论来证实Sprint不是一个小型的瀑布。它们是:持续的设计、开发、集成和测试;跨职能团队成员; Sprint期间不允许变更;时间盒;严格定义的开发节奏。 Read more

大象与猴子

很久以来我都对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和盛行的敏捷方法的联系与区别郁闷不已,因为每一个领域都是那么庞大,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要能清楚地把握其中的关系,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直到我看到下面的这个故事(摘自《平衡敏捷与规范》Balancing Agility and Discipline: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邓辉孙鸣译清华大学出版社)。在敲字的过程中我自己对一些名词对照着两个软件开发方法中的常用概念进行了注解,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Read more

敏捷团队中测试工程师的绩效管理

众所周知,绩效管理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为什么绩效工作不容易?从我自身的感受以及听到的抱怨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评价标准的确定。对测试工程师团队来说,通常测试工程师都会分散在不同的项目中,追求建立一个“公平的”标准非常困难;其次是在对绩效工作的理解上,绩效工作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价、绩效跟踪、绩效沟通几个主要部分,但不少测试管理者仅仅把重点放在绩效评价上,忽略了目标和基于目标的沟通,导致绩效工作变成了一个单纯的打分,这样自然引入了许多的问题。
Read more

如何对团队进行绩效考核

很多公司都会进行绩效考核,不管你怎么做,你对你的团队成员进行细致的绩效考核,最终的结果,可能不是你想看到的。我们做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个人和公司的管理水平。但是得到不好考评的人,可能会感到心里不平衡而导致离职等等,这就背离了我们当初做这个绩效考核时的目的。
Read more